2013年8月13日 星期二

《讀李敖著作「北京法源寺」》

 據聞李敖正式獲諾貝爾文學獎審核小組通知,提名為今年的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。入圍諾貝爾獎的主要作品是「北京法源寺」中英文版。

  這次入圍,是由一群東吳大學的教授為他申請,並有專人翻譯他的小說「北京法源寺」。此書英文版,是牛津大學出版社為他出版。

  李敖的「北京法源寺」,我在去年就全書讀過,這本書是以清末戊戍政變為主題,描寫其中的史事人物,李敖自己在書後說:「都以歷史考證做底子,它的精確度,遠在歷史教授們之上。」

  就因為這句話,我才把全書一字不漏的讀完,讀後有一些感想,述之如下:

  其一,「北京法源寺」是歷史小說,歷史小說的難處正是,一面要顧到歷史,一面要寫得生動有趣,但,李敖寫的歷史小說偏向於儼然的說理,太考證化,太文獻化,雖然章回中有說故事的味道,單單一座「法源寺」的根源,就寫了一大章,顯得囉嗦。

  其二,寫康有為初到「法源寺」與佘法師的清談,就用了六十多頁,共三章。談善惡、談歷史、談佛理、談袁崇煥、談國事、談經史子集、談葷素、談謝枋得的詩、談忠奸……。坦白說,這種寫法,我是讀得下,換了一個他人,早就打瞌睡了。

  其三,我較欣賞李敖寫譚嗣同。翁同龢筆記說譚嗣同,通洋務,高視闊步,世家子弟桀傲者也。我看李敖寫譚嗣同,剛毅外露,目光炯炯。同時又寫他俠骨柔情,例如譚嗣同的詩:

  柳花夙有何冤業?
  萍末相遭乃爾奇?
  直到化泥方是聚,
  祇今墮水尚成離。
  ……。

  我發覺譚嗣同與康有為、梁啟超思想不同之處,而這位譚嗣同,李敖刻意描寫他的氣勢威嚴,我發覺李敖的筆法,很像譚嗣同與李敖,二合為一了。李敖是譚嗣同的影子?

  其四,縱觀全書,嚴格說來,是一部陽剛的作品,不過確實太陽剛了,完全沒有「女人味」。李敖自己說:「沒有替貴妃洗澡、替西太后洗腳。」一部小說寫成這樣,卻帶得與人們距離遠了些。

  其五,我以前讀過「章某」及「高某」的歷史小說,覺得他們的歷史小說才叫歷史小說,有小說的調調兒,李敖的「北京法源寺」不應該叫歷史小說,而是「歷史說理」,裏面都是一堆道理及推理。文筆尚通暢、潔淨。
  今天這本「北京法源寺」成了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作品,我不知道評選委員會看中那一點?此書並非偉大的無以倫比。

  最後的結局,仍然是王安石的夢詩:

  知世如夢無所求,
  無所求心普空寂。
  還似夢中隨夢境,
  成就河沙夢功德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