以下列出數議題來研究探討:
一、 同修(四加行、上師相應法)時間,應以四十五分、六十分或以上為佳?或是徵詢參加者的意見?
二、 同修入定時間應為十分鐘、二十分鐘、三十分鐘,或是更久?
三、 同修是否應由法務人員或某理事固定帶領?或輪流帶領?
四、 帶領同修儀軌,是否以宗委會所頒發的版本為主?可否加入其他經咒?須否注意時間控制?
五、 同修道場是否常營造出「家」的和諧氣氛?應如何做?
六、 同修前後有無播放師尊開示CD或VCD、DVD?同修後會不會討論師尊文章或佛法開示?
七、 道場是否組織有「call in」,時常打電話邀請同門前來參加同修?有否組織「歡迎隊」(可由青年班負責),歡迎前來參加者,以營造熱烈氣氛?
八、 道場是否重視同修的意義、相信同修可協助同門興旺、積極鼓勵同門熱烈參與?
九、 同門是否相信,可從同修中得到人生的重大突破?同門如何融入同修之中?
十、 帶領同修者,是否口齒清晰流暢?帶領之中,有無變化自己與師尊合一?有否祈禱師尊加持同修?是否常有服務眾生之心,或以「自己是大家的表率」自居?
十一、 帶領同修者是否常研究如何做好主持同修技巧?
十二、 帶領同修後的佛法開示,是否光唸師尊文章?有無進一步分析重點?或引導同門深入研討,並提出問題討論?
我認為「重視同修」,是一個道場的主要命脈。很多道場的主席或理事不常出席同修,如此一來,道場重法的力量薄弱,如何凝聚人氣,讓法務興旺呢?又如何獲得護法諸天加持。因此同修很重要,是道場興旺的第一步。
蓮花慧君上師/文
摘自 上師文章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